誤殺後復活

文/謝惠萍 
如果沒有觀賞過前期的彩排,實在很難想像一齣歌劇的成長可以如此驚人,抑或是說團結合作的力量可以有多大。從演員走位、演唱還得配合樂譜等,一點一點慢慢累積、悄悄成形。還記得那時布勇一句:「看!那頭上的星星!」就採排將近二十分鐘,不儘聲音要有表情還得有動作,管樂團的演奏就如同聲音的動作,彼此得配合得宜才能發揮效果。所以這句台詞另外舞台布景也十分生動,那些假造的石板屋與綠色草地,彷彿真的將山中的原住民部落搬上舞台。配合幾位真正的原住民婦女,那部落型態頓時鮮明起來。
而現在這整匹在台東被誤殺的智慧之鹿將在六月二十三到六月二十五日於台北國家戲劇廳復活,您說,能不去瞧瞧有多精彩嗎?


傳說之後

文/謝惠萍
故事的主軸是因為獵殺了神鹿,那隻智慧之鹿,可是既然是智慧之鹿,為什麼還會被區區的人類獵殺呢?或者牠早已知道這是宿命,如果牠沒有犧牲,人類就不會懂得萬物皆有靈,就不會懂得尊敬自然。這是不是也算是一種人類與大自然的戰爭?《可蘭經》第五章的第三十二節:真主說,一個無辜生命的逝去,相當於全人類的死亡。所以當無辜卻又必須死去的智慧之鹿死去時,才會觸怒天神,才會降下大災難,不只人類受苦,環境改變,棲息在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全都受難。
共生共存,一直是自然法則,但不適者淘汰也是事實,那為什麼又會因為一隻被捕殺的動物而受罰?只因為牠是特別的存在?那又是為什麼特別?說不定這也是人們自己下的定義,因為牠頭上有顆星星記號。碰巧殺了牠後又遇災難,便說是誤觸神靈,便有人要承擔後果、扛起責任。那為什麼不是依笠斯而是布勇,會不會是因為連神都憐憫布勇的感情,所以設了這場局要將他帶走,讓他以英雄的形式留在絲薇心中,留在傳說之中。雖然故事是在描述一則原住民的傳說,但背後所隱含的卻是人類的各種姿態。


那夜,那鹿,那傳說

文/郭怡均
在台東大學,《逐鹿傳說》被辛苦孕育多時,終於在台東藝文中心的舞台展現其成果,為期三天的演出,都讓觀眾驚艷,台下掌聲隆隆響起…
    北上的售票演出,台東大學的師生、族人們、台東劇團的老師們、東中原舞社的同學,辛勤奮鬥著,加練加練加練…是家常便飯。這一部由董恕明老師編寫、蔡盛通老師做曲的音樂劇,將搬上國家戲劇院的大舞台,讓更多的人看到原住民追逐山林的活力,和族人間親密的互動,對天神的敬畏…
    顛覆以往,原住民擺脫總是能唱能跳的角色,讓更多人看見的是─就算不是原住民,我們也可以說原住民的故事,唱出它的動人。愛情、宗教等意識相結合,會迸出如何美妙的音符,期待你們入院聆聽。

Page 1 of 6    1 2 3 4 5 6 »